圖片擷取自網路
近日皮膚敏感不適的求診人數增加,一方面疫情的口罩生活讓肌膚長時間被悶住、反覆摩擦,另一方面換季也導致肌膚變得不穩定,但敏感肌的成因其實不僅僅是這些外在因素,日常保養、生活習慣及心理因素也都會間接誘發過敏反應。
敏感性肌膚是皮膚慢性發炎的影響,發炎導致肌膚的防禦力下降,角質變得脆弱,失去屏障的肌膚就可能因此降低外來刺激的耐受力,肌膚變得敏感不適,短期內難以靠自我修復,嚴重者甚至可能因繼發性發炎反應,讓肌膚逐步走入極為脆弱敏感的酒糟肌膚。
你是敏感肌嗎? 看看肌膚是否有以下症狀:
1. 喝熱湯、曬太陽或洗熱水澡就容易臉部泛紅
2. 肌膚容易搔癢,嚴重時甚至會感到刺痛
3. 擦保養品常常感到刺痛,甚至會引起灼熱腫脹等過敏反應
4. 臉上時不時會出現一顆顆的紅色小丘疹
5. 肌膚易乾燥脫屑,臉上常有乾皮白屑
6. 洗完臉皮膚就會非常緊繃,持續時間可能很長且伴隨搔癢
皮膚愈來愈敏感的元兇
過度保養
保養過度是肌膚走向敏感肌的重要因素,現在許多保養品的成分都相當複雜,且不少人往往使用超過3瓶甚至5瓶以上的保養品,還有人會每天敷面膜,長期下來可能導致一些抗菌劑、防腐劑、香料等物質堆積在肌膚基底層,當累積的量超出皮膚代謝能力範圍,即可能形成慢性發炎的敏弱肌。
環境刺激
隨著空氣污染日趨嚴重,氣候異常導致氣溫變化大、以及季節轉換等,這些外在環境因素都可能帶給肌膚刺激,加上疫情期間長時間配戴口罩,讓皮膚悶在溼熱環境,並反覆摩擦,都可能讓原本敏感的肌膚變得更加不適。
生活壓力
生活忙碌、作息不正常,以及負面心理壓力常常會反應在身體及皮膚上,情緒失調、焦慮壓力等沉重的心理負擔,都可能讓皮膚狀態變的不穩定,導致皮膚菌叢失衡,削弱了肌膚抵禦外界刺激的能力,容易出現粗糙、暗沉、粉刺、敏感等症狀,若未適度調整改善,可能會誘發更嚴重的繼發性發炎反應,進而讓敏感症狀及粉刺痘痘等肌膚問題加劇。
這樣做 重返穩定健康肌膚
極簡保養自我修復
敏感肌建議盡量選用成分單純的保養品,並簡化保養程序,避免肌膚再承受太多添加物的侵襲,讓肌膚處在一個相對良好的環境,減少致敏物質反覆刺激,透過自我修復使肌膚回復健康穩定的狀態 。
搭配儀器調理治療
可根據醫師建議,適度搭配專業雷射儀器治療,加速肌膚代謝,減緩泛紅症狀,以及透過抗敏舒緩保濕導入緩解乾燥、搔癢等不適反應,透過專業肌膚調理療程,間接加強肌膚自我修復能力。
生活習慣調整
建立良好的生活品質,才有機會從根本改善身體及肌膚問題,建議多喝水促進代謝,清淡飲食、適量攝取身體所需維生素,打造好的睡眠品質來加強肌膚夜間修復力,甚至可以維持運動習慣,也有機會促進身體新陳代謝,打造天然好氣色,由內而外改善體質,讓身體和皮膚免疫力提高,從而改善敏弱肌。
趁現在加入彤顏醫美LINE線上預約、掌握最新消息~